小儿中耳炎的类型及其表现: 1.卡他性中耳炎 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脓性中耳炎,婴幼儿常见,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引起。表现为耳闷,听力下降,自声过响,自述吞咽时耳内作响,耳鸣如吹风样,擤鼻时耳内有气过水声,可有轻度耳痛。检查见鼓膜浑浊,黯淡无光,如毛玻璃油纸状,可有不同程度内陷。透过鼓膜可见液面,偶见气泡。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瘤,鼓室负压,鼓室图呈B型。
渗出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,加强本病的预防工作对小儿的防聋治聋非常重要。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锻炼身体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
2.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多发生在上感或急性
传染病时,尤其在体弱、
免疫力低下、贫血、糖尿病等患儿。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、肺炎球菌、流感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。
(1)局部症状①耳部痛发病时,耳深处极度疼痛,也可有乳突部压痛或患侧头痛,多在夜间,小儿痛醒,幼儿用手抓耳或摇头,烦躁不入睡,啼哭拒食;②耳漏鼓膜一旦穿孔,脓液可从耳道排出,开始可为血性,后为黏脓性。
(2)全身症状小儿较成人重。高热可达40℃以上,可有高热
惊厥;呕吐、腹泻,严重时有脑膜刺激症状。
(3)局部检查炎症持续2~3日,脓液积聚,鼓膜彭隆,最后鼓膜紧张处破溃,脓液外溢,耳痛稍缓解。检查:在穿孔前全鼓膜极度充血,标记消失,向外彭隆;穿孔后常见自穿孔处搏动样溢浓。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。如乳突受累,乳突红肿、压痛。
3.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居多,有时有变形杆菌等混合感染。患耳常因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,局部破坏较重,或病理改变特殊,感染反复发作,持续流脓,听力减退。按病理改变,可分为三型:
(1)单纯性多由于咽鼓管感染,鼓膜中心性穿孔,主要病变在黏膜,中耳黏膜肥厚增生,分泌物多呈黏液或黏液脓性,多无恶臭,无骨质破坏。
(2)坏死型除中耳黏膜炎症外,伴有骨质破坏,包括听小骨、上鼓室及乳突,常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,触之易出血。分泌物多呈脓性,有臭味。
(3)胆脂瘤型可继发于鼓膜边缘性穿孔或大穿孔,外耳道鳞状上皮侵入鼓室,甚至乳突。鳞状上皮角化层不断脱落积聚、脂肪变性,形成干酪状团块,继续扩大,周围骨质压迫吸收,日久可波及乳突及邻近组织,包括乙状窦、硬脑膜、迷路、面神经管等引起多种合并症。检查:鼓膜有大穿孔或松弛部边缘穿孔,内有多量白色干酪状分泌物,量不多,有奇臭。细菌培养常有变形杆菌、铜绿假单胞菌等混合感染。局部可有肉芽组织增生。X片或
CT可诊断胆脂瘤。
相关文章推荐
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更多小儿中耳炎的症状>>为什么小儿易患化脓性中耳炎杜宝东: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及治疗
病因治疗,清楚病灶,保持鼻腔通畅,防止污水入耳,防止继发感染。各型治疗有所不同:
1.卡他性中耳炎 初期可试用
药物治疗:1%麻黄素滴鼻,适当给予
抗组胺药、肾上腺皮质激素。无效,应做鼓膜穿刺术,抽出积液;病情较重,可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可的松。病情反复,可采取鼓膜切开或粗针穿刺、放入引流小管,留着可暂不取出,长期观察,经常插管自行脱出,穿孔自愈。
2.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要全身治疗,止痛镇静,足量抗生素。鼓膜彭隆时,切开引流。如已穿孔,穿孔过小时,应扩大切口以利引流。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。随时清除耳道积脓,可用过氧化氢洗净,选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剂或滴眼剂滴耳等。
密切观察病情,如持续流脓,应注意乳头炎合并症。如有脑膜刺激症状,应除外颅内外合并症,一旦发现,应
手术治疗。
3.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(1)单纯型分泌物细菌培养,选用对细菌敏感药物滴耳。如脓液减少,只有少量黏液,可采用4%硼酸酒精、1%氯霉素甘油。粉剂如碘硼酸粉、氯霉素硼酸粉等。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,可考虑鼓室成形术,修补鼓膜,改善听力。
(2)坏死型先以药物治疗,如无效,应行手术治疗,清除病灶、肉芽及坏死组织。
(3)胆脂瘤型较小上鼓室胆脂瘤,可先行保守治疗,如95%酒精经上鼓室穿孔反复穿刺冲洗,保持干燥。乳突大胆脂瘤应先行乳突根治术,以彻底清除病变为主,长期观察。
相关文章推荐
宝宝得了中耳炎后怎么办?更多小儿中耳炎的治疗>>宝宝得了中耳炎后怎么办?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中耳炎
1.小儿咽鼓管发育特点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,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,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、宽且直,呈水平位,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。
2.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、鼻炎、咽炎等,而某些
传染病如麻疹、
猩红热、流感等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,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,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。
3.婴儿喂奶不当 如婴儿平躺着喝水、喝奶,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,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。所以,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,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,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。
4.外耳蔓延 给小儿掏挖耳朵,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,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。
5.败血症 少数中耳炎是由于败血症引起的,常见的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乙型
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。
6.不洁环境 如吸烟、通风不好、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,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,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。
7.疲劳、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 引起免疫力下降,易发生呼吸道感染。
8.治疗中断 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,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,停止吃药和治疗。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。
相关文章推荐
宝宝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办更多小儿中耳炎的病因>>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都有哪些?病因有哪些西医谈小儿秋季咳嗽病因
1.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注意休息,保证睡眠时间和
睡眠质量,坚持锻炼身体。
2.防治呼吸道感染 预防感冒是预防
中耳炎的基础,若不慎感冒应及时治疗。在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,此时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,因为这样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,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,感染中耳炎。孩子感冒的时候,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,尤其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儿童更要引起重视。
3.注意耳部卫生和保持耳部干燥 游泳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,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。若不慎将水流进耳朵里,应及时吹干耳朵,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,使耳道伸直。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—10厘米之远,向耳内吹。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。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。
4.鼻腔、鼻咽部疾病要及时适当地处理 小儿肥大的增殖体,要及早医治。得
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时,要多注意口腔、鼻腔的清洁卫生,以防止中耳炎。
5.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、容易消化、营养丰富,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如酒、葱、蒜等,以防热毒内攻。平时,也应该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,如金银花露、
绿豆汤等。
6.避免婴幼儿呛咳 给孩子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较大,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引起呛咳,使乳汁通过咽鼓管上行引起中耳感染。
7.避免耳外伤 如给孩子挖耳朵时,动作要轻柔,避免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。
更多小儿中耳炎的预防>>小儿缺钙及其预防春季要预防的小儿疾病有哪些
1.辛辣刺激食物。辛辣食品辛散助热可使内热加重,病情加剧。
2.发物。鱼、虾、蟹、公鸡、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,可使人体发生
过敏反应,能使
中耳炎的症状加重。
3.肥腻厚味食物。这类食物易聚湿生痰,助热化火,可使体内湿热内盛,症状加深。
4.生冷食物。如冰冻果品、饮料、冰激凌等,这些冷冻食品易伤脾胃,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,而降低人体
免疫力,加重病情。
更多中耳炎不能吃什么>>怎么判断得了中耳炎预防感冒避免中耳炎
1.白茯苓粥
食谱原料:白茯苓15克,粳米50克。
制作方法:
白茯苓研细末,与粳米人沙锅内,加水500毫升,煮成稠粥,每日2次,分早晚温热服食。
健康提示:
化脓性
中耳炎,属
脾虚湿困、上犯耳窍型,耳内流脓,量多而清稀,缠绵日久,
头晕头重,倦怠乏力,纳少
腹胀,大便时溏,面色素黄无华。
2.豆豆饭
食谱原料:白扁豆50克,郁李仁15克,黑大豆50克,粳米250克。
制作方法:
将扁豆、黑大豆浸泡,郁李仁去皮研碎,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,过滤,上笼蒸熟,稍温即食。
健康提示:
本膳健脾渗湿,主治脾虚湿困、上犯耳窍型的化脓性中耳炎。
3.麻雀肉饼
食谱原料:麻雀5只,猪瘦肉200克,黄酒、生粉适量。
制作方法:
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,加入黄酒、生粉和匀,做成圆饼,置饭面上蒸熟食用。
健康提示:
化脓性中耳炎,属肾元亏损、邪毒停聚型,耳内流脓、口久不愈,量不甚多,或污秽或成块状,并有臭味,听力减退多较明显。
更多中耳炎菜谱推荐>>宝宝补钙菜谱推荐推荐三款宝宝的十一保健菜谱
1.银菊茶
食谱原料:银花10克,菊花10克,
蜂蜜。
制作方法:
(1)将银花、菊花洗净放入锅内,加入适量清水煎熬,去渣取汁;
(2)放凉后调入蜂蜜搅匀即可。
健康提示:
本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主治肝胆火盛、邪热外侵型的化脓性中耳炎。
2.陈夏六君子汤
食谱原料:陈皮、半夏、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炙甘草加
生姜、大枣。
制作方法:
上为细末,作一服,加大枣二枚,生姜三片,新汲水煎服。
健康提示:
本品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,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症,适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服用。配合三子汤效果更佳。
3.香薷饮
食谱原料:香薷10克,白扁豆5克,厚朴5克,白砂糖20克。
制作方法:
将香薷、厚朴剪碎,白扁豆炒黄捣碎,放入保温杯中,以沸水冲泡,盖严温浸1小时。
健康提示:
本品具有解表清暑,健脾利湿的功效,能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,同时适用于防治暑湿感冒、
空调病。
4.鸽肉木耳汤
食谱原料:肉鸽1只(约重500克),黑木耳100克。
制作方法:
(1)黑木耳发水;
(2)肉鸽宰杀去内脏,加入黑木耳,放汤炖酥,调味即可。
健康提示:
本膳具有
补肾培元的功效,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
更多中耳炎汤品推荐>>小心吃奶吃出中耳炎中耳炎导致的听力障碍能恢复吗